刘少奇对山西党的工作领导
|
  |
|
刘少奇在坐阵太原,指挥华北各地党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根据毛泽东关于“经营山西是对日作战的重要步骤”,以及“如部署得当,能起到华北(主要在山西)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作用”的指示,加强了对山西地方党组织和武装民众工作的指导。 鉴于阎锡山的军队在对日作战中节节败退,中共山西公开工委书记、牺盟会负责人薄一波向阎锡山提出,组建一支新型抗日武装,以扭转其被动局面,并将此事向刘少奇及时作了汇报。在刘少奇的精心指导下,8月1日,以牺盟会军政训练班、民众干部训练团的大部分学员和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第八、九团各一部组建而成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在太原省立国民师范宣告成立。薄一波任政治委员。他一再强调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指出不要怕打破阎锡山的条条框框,要切实掌握领导权。只有我们的力量壮大到足以控制局面时,合作才能持续下去。之后,决死队在共产党人实际领导下,不断壮大,在配合八路军对日作战和创建抗日根据地中屡建战功。 8月下旬,刘少奇在向山西党组织传达党的洛川会议精神时,要求山西党组织不要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要用极大的力量发展抗日群众运动;努力使自己成为抗战的核心。 为落实刘少奇的指示精神,9月间,北方局决定调林枫任山西工委副书记、八路军一一五师军事干部黄骅任军事部长、徐子荣任秘书长。不久,山西工委在西羊市兴隆街宣传部长赵仲池家举行秘密会议,决定在山西工委基础上,正式成立中共山西省委,仍由张友清任书记。省委先后派彭涛、王达成、赵振声(李葆华)、李宝森、赵仲池、阎子祥、王一夫、龚子荣、解学恭等一大批党的领导干部赴全省各地,组建了正太特委、同蒲特委(晋中特委)、同蒲铁路工委、晋绥边工委、晋城中心县委、河东工委、洪(洞)赵(城)特委等党的基层组织,从而为党动员一切力量,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11月4日,刘少奇布置完山西党的工作,并先后与参加战动总会领导工作的程子华、南汉宸、武新宇等多次谈话,部署战动总会撤出太原的工作后,随北方局机关经汾阳、孝义向临汾转移。11月8日太原失守。至此,太原完成了作为抗战初期华北抗日救亡和游击战争指挥中心的历史使命。 刘少奇还与周恩来一起提出了党在山西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与策略,指导在牺盟会工作的共产党员向山西省政府及阎锡山提出《紧急动员民众方案》的建议,使山西党组织可以通过牺盟会这一合法组织形式,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组织发动和武装民众,贯彻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他在约见阎锡山的代表梁化之时,着重阐述了山西特殊形式统一战线中合作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发展的辩证关系,从而大大缓解了阎锡山对牺盟会的发展与强大所产生的疑虑。他还亲自起草了《山西农会章程》和《人民自卫军组织条例》等纲领性文件,并应邀为牺盟会总部干部讲解如何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等问题;为北方局太原临时高级党校学员分析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华北抗战局势,以及国共合作和党与阎锡山的统战关系等问题。 |
|
|
|
|
|
|
|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内容 |
|
|
 |
|
刘少奇对山西党的工作领导相关线路 |
|
|
热门推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