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唐帝国历史
|
  |
|
一百二十余年后,孤悬一线的大唐帝国的衰而不亡雄辩地证明了唐太宗这一决策的高瞻远瞩。 公元755年,在动地的渔阳鼙鼓声中潮水般涌来的安史叛军惊破了华清宫中玄宗皇帝的绮梦,令人追怀千年的灿烂的盛唐岁月宣告终结。叛军从范阳(今河北蓟县)长驱南下,先后攻克洛阳、长安两京,次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又次年,老于用兵的叛军大将史思明等分别从博陵、上党、大同、范阳调兵十万,会攻太原,谋划攻拔战略要地太原之后,抢占河东,继而“长驱取朔方(宁夏)、河(甘肃)、陇(青海)”,彻底击败唐军。然而铜墙铁壁的太原城却无情地粉碎了叛军的梦想,不足万人的唐军在守将李光弼的督率下据城固守,利用地道杀捕攻城的史军,制作抛石机发射巨石轰击史军,史军死伤无数,待史思明主力因安禄山被杀而撤走后,李光弼亲率敢死队出击,全歼围困之敌七万余人,然后由此全线反攻,如猛虎下山,收复北方大片失地。 公元757年,山西在大唐王朝的历史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就在太原城外激战方酣的同时,在大唐帝国北部的另一座城池睢阳,一位山西将领将因其可歌可泣、异常卓绝的表现而被后人永远铭记。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杨贵妃的同乡、在后世民间传说里被说成是张飞转世的张巡,率数千人马坚守睢阳城(今河南商丘),一次次击退如潮涌至的叛军的进攻。在数十倍于己的叛军的围困下,张巡死守孤城十个月,前后进行 400余战,杀死敌将 300人,士兵12万人。战斗极为惨烈,张巡督战时“大呼辄齿裂血面,嚼齿皆碎”,城池“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力尽城破,张巡及部将三十六人慷慨赴死。张巡的睢阳血战,有力地阻止了叛军的铁蹄南下,大唐帝国因而保全了江淮及江汉一带,为战争的最后胜利赢得了丰厚的经济来源。 相关链接 晋商文化,山西晋中地区历史上以物阜天成、人杰地灵而著称,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晋商令国人瞩目,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近来也有不少中外游客来山西,了解和学习山西晋商文化。 |
|
|
|
|
|
|
|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内容 |
|
|
 |
|
山西大唐帝国历史相关线路 |
|
|
热门推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