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天桂山多姿多样的溶洞景观 风景区喀斯特溶洞--地下喀斯特地貌还是比较发育的,这是暖温带喀斯特地貌特征之一。这里溶洞分布高度有上、下两层,下层发育在二栈与三栈山崖之间,如银河洞、仙人洞、悬棺洞、真武洞等。上层位于三栈与顶栈之间,如白毛女洞、三畜洞等。
风景区正式命名的溶洞有十几外,其体量大小不等,但其共同特点为:一是溶洞走向多呈NNW--SSE向,说明溶洞发育时期的水流方向;二是由于长期脱离地下潜水面,洞顶渗水又少,多数洞内碳酸钙淀积景观如钟乳石、石笋不发育,但洞内溶蚀侵蚀地貌景观如涡穴十分典型;三是洞内积水很少,多为枯洞,但有的洞内有大型的岩溶泉,如沕沕水的灵泉。
天桂山,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西北90公里处的平山县境内,总面积60平方公里,是河北省著名的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2001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景区,2002年5月,又被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桂山景区,距石市90公里,主峰海拔1270米,总面积60平方公里,分为青龙观、万佛岩、玄武峰、滴翠谷等八个小景区。这里峰险、石奇、洞幽、泉多、林木繁茂、云雾缭绕。山上古建原为崇祯皇帝归隐行宫,后改为青龙观道院,又称“北武当”。每年都有许多山西旅游公司组织游客来河北省石家庄天桂山观光旅游。
|